稳定币:数字金融的未来 收藏

  • 书籍语言:简体中文
  • 下载次数:4031
  • 书籍类型:Epub+Txt+pdf+mobi
  • 创建日期:2025-08-11 01:10:05
  • 发布日期:2025-09-06
  • 连载状态:全集
  • 书籍作者:高华声
  • 运行环境:pc/安卓/iPhone/iPad/Kindle/平板

内容简介

随着各大传统金融机构、支付巨头加入“稳定币”的赛道,各经济体逐步推出和完善当地的稳定币相关监管法规,传统金融世界和加密货币世界的边界正在消失,稳定币在金融体系的新一轮角力中从配角走向一个全新的重要角色,成为链接加密世界和传统金融世界的金融新基建。

那么:

?? 何为稳定币?

?? 稳定币的底层运作逻辑如何?

?? 是怎样的发展历程将稳定币推至如今的地位?

?? 稳定币将如何重塑全球金融秩序?

?? ……

是金融创新的再次爆发,还是国际货币的激烈交锋?本书将深入探究这个万众瞩目的新兴市场,揭示稳定币如何从交易工具演变为跨境支付、DeFi金融乃至国家数字货币战略的核心基础设施。无论你是对加密货币充满好奇的读者,还是跨境支付与DeFi创新的金融从业者,抑或数字货币政策的研究者和决策者,都将从本书中收获丰富的前沿数据和通俗的专业解读。


作者简介

高华声,现任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党总支副书记、副院长,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金融学助理教授和副教授。长期从事科技创新、数字金融、人工智能、金融大语言等前沿领域的研究,在金融学、会计学、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,研究成果多次被《华尔街日报》《经济学人》《纽约时报》等媒体报道,并入选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%顶尖科学家榜单和爱思唯尔“中国高被引学者”榜单。


林雅恒,先后就读于厦门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,金融学博士,特许金融分析师。学术研究成果发表于《经济行为与组织杂志》(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& Organization)、《商业伦理学杂志》(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)等国际期刊。此前就职于香港恒生银行,先后管理多只全球FOF基金和港股基金,曾获颁彭博商业周刊消费品及服务行业领先奖。现就职于南方基金,从事宏观经济、政治政策和资本市场研究。


编辑推荐

适读人群 :对金融科技、金融前沿发展特别是加密资产发展感兴趣的从业人员、业内研究员、学者和相关专业学生等。

随着数字金融的蓬勃发展,稳定币俨然已成为金融创新领域的又一焦点。人们对稳定币的关注不仅源于监管的完善和金融科技的发展,也因其在加密世界与传统金融之间架起“价值桥梁”。也正因为如此,普及对稳定币的理解,有助于人们更理性、冷静地看待这一新兴产品。

本书系统性地介绍了稳定币的起源与发展、技术原理、市场应用及未来趋势,详细介绍了其发展历程,并从技术的角度拆解了稳定币的运作机制,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视角。同时,通过真实案例与未来展望,帮助读者具体理解稳定币的运作原理。


下载地址

序言

稳定币的“ChatGPT时刻”

2025年,美国国会推动稳定币监管法案落地,成为稳定币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。这一立法不仅为全球稳定币行业确立了明确的合规路径,也标志着加密金融资产从“边缘实验”迈入主流金融体系的关键跃迁。过去十年间,加密货币长期处于“炒作工具”“监管灰地带”“技术创新”三种定位的拉扯中,广泛面临公众信任危机与政策不确定性。然而,稳定币作为锚定法币 a、用途清晰且在支付和储值领域已有广泛应用的数字资产,悄然在金融、贸易、支付、财政甚至公共政策层面占据重要地位。

我们不妨把这个转折点比喻为区块链行业的“ ChatGPT时刻”。如同 ChatGPT将人工智能从封闭的科研圈带入千家万户、激发了新一轮生产力革命,稳定币监管的正式落地也极有可能将区块链带入全新的“制度型嵌入”的阶段。ChatGPT是 AI从“演示”走向“工具”的分水岭;而 2025年,则可能是区块链技术从“资产投机”走向“国家金融基础设施”的转折点。

随着合规稳定币的发展提速,其潜在价值也被重新定义:不再只是交易所中的撮合中介,更是跨境支付的基础通道、现实世界资产( RWA)映射的价值锚定物,甚至可能成为社会福利支付、财政拨款、央行数字货币试点之间的中间桥梁。例如,合规稳定币有望简化对账与清算流程,降低支付成本,提升跨境交易效率,同时也为“可编程货币”“智能合约财政支出”等创新政策提供技术落地可能。

在这一转变的背后,是全球多个地区监管态度的明显分化与政策实验。例如美国稳定币监管中的“联邦—州”协同机制初现雏形, PayPal、Visa、Circle等主流金融与科技企业积极参与试点;而中国香港则推出《稳定币条例》,借助港元稳定币打通数字金融生态,有机会打造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沿试验田;新加坡则通过其金融管理局( MAS)主导的“金融科技监管沙盒”,鼓励现实世界资产、支付链路和链上身份系统与稳定币深度结合。

这不仅是一场加密技术的竞赛,更是全球货币秩序和金融治理结构的博弈——“美元 vs.比特币”单一焦点正向“美元 vs.稳定币 vs.数字法币”三足鼎立格局演变。这场博弈将决定下一个十年全球资本流动的路径、公共财政的效率边界,乃至货币主权的重新划界。

因此,本书不仅将回顾稳定币从 2014年 Tether创立,到 2020年 DeFi热潮,再到 2022年 Luna/UST崩盘的跌宕起伏,也将深入分析各类稳定币(法币抵押型、加密资产抵押型、算法型)的设计逻辑、底层机制与风险点。此外,我们将系统梳理稳定币基础设施(包括发行方、钱包、结算层、合规层、链上治理机制等)如何构成未来数字金融体系的操作系统,尝试从制度、技术与地缘政治三重维度,回答如下问题:

?? 稳定币是如何从“流动性媒介”演化为“链上资产管理协议”的?

?? 哪些经济体和机构将在稳定币全球规则博弈中掌握话语权?

?? 美国的稳定币相关法案对全球金融监管框架有何示范意义?

?? 中国香港能否借稳定币之机成为人民币出海的“数字中枢”?

?? 中国应如何在“防范风险”与“制度创新”之间把握平衡?

?? 稳定币将如何挑战美元主导的国际支付与清算系统?是否可能在发展中国家形成“非美元替代方案”?

本书的数据与案例来源包括 CoinMarketCap、CoinGecko、 Messari、VisaOnchainAnalytics、Aave、Compound、香港证监会、 Circle、Tether、PayPal等权威信息平台与机构官方发布的资料,同时参考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 IMF)、国际清算银行( BIS)、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( FATF)、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等国际组织与主要金融监管机构发布的相关文件。

本书既是一份加密世界的制度分析手册,也是一份理解未来金融秩序演化趋势的前线记录。对政策制定者、金融机构、投资人与技术从业者而言,稳定币的“ ChatGPT时刻”已然到来——它不再是“投机者的金矿”,而是“制度改革者的工具箱”。

当然,稳定币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:技术安全、金融监管、反洗钱合规、货币政策干扰等问题不可忽视。本书特别提醒读者在实际应用、投资或开发中,严格遵守所在地区的虚拟资产法律法规,避免误入灰色地带或违规操作。

未来属于敢于构建新秩序者,而稳定币,或许正是数字金融秩序的起点。


目录

第1章 去中心化的务实变革:稳定币的起源与发展

第2章 稳定币全景图:类型与运行机制

第3章 基础设施:稳定币的系统架构

第4章 如何改变世界:稳定币的市场应用

第5章 作为挑战者:稳定币对传统金融和货币政策的影响

第6章 作为被挑战者:稳定币面临的困局与考验

第7章 稳定币治理:创新与监管的博弈

第8章 美元稳定币的商业版图:三个案例

第9章 稳定币市场的蓝海

第10章 “数字布雷顿体系”:稳定币重构全球金融秩序

第11章 从防御到布局:稳定币时代的中国行动

结语 稳定币的金融革命,尚在黎明前夜


短评

    产品特色